當前,《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范(2025年修訂版)》(以下簡稱重疾新規)施行過渡期已經過半,各保險機構正在逐步推進舊版產品的收官與新產品的籌備布局。針對于舊版重疾產品,保險機構正在主打擇優理賠方案,幫助消費者在新舊重疾定義規范中選擇利好方案進行理賠,同時也形成重疾險銷售的窗口期。

對于新產品的推出,據保險從業人員介紹,目前多數保險公司處于觀望狀態,產品將于1月下旬2月初集中上市,業內此前預估的降價現象未必會普遍出現,新規作用下,保險公司輕癥的賠付成本、豁免成本均有所增加,擇優理賠也將形成一定的成本提升。此外,在當下著力營銷的收官期后,明年2月重疾險市場或會出現一段時間的靜默期,在此期間進行新產品的宣傳和推廣。

應對重疾新規過渡,30余家保險機構推擇優理賠方案

自11月5日,中保協、中國醫師協會發布重疾新規后,已經月余,而距離1月31日重疾新規的過渡期期限也僅有40天時間,通博娛樂城app安全嗎在此期間,各保險機構為應對重疾險進行過渡,分別在產品精算、設計、理賠、宣傳等方面下功夫。

目前新款重疾產品還在開發和籌備上線的過程之中,僅有個別產品上線,如橫琴人壽在11月7日推出的橫琴粵港澳大灣區重大疾病保險(AB款)在大灣區內地9個城市上市銷售,是在重疾險新規落地后首個面世的保險產品。

產品上市必须前期的市場調研、測算報備等,必须消耗一定的時間;而且不少保險公司還在相互觀望,參考其他保險公司推出的重疾險情況,預計1月下旬新款重疾險才會集中上市,中國精算師協會創始會員徐昱琛向藍鯨保險解析道。

據新一站保險網副總經理鄒葦介紹,目前多家保險公司已經儲備好新產品,但還通博娛樂城註冊送紅包在相互觀望,等到在1月底2月初通博娛樂城體驗金條件進行老產品的集中下架和新產品的上市。近期,保險公司處于舊版重疾險的收官階段,正在著力于舊產品的最后一輪推動和銷通博娛樂城app登錄售。

在對于舊產品的營銷過程中,擇優理賠方案是各保險機構的主要賣點。擇優理賠,即指在2025年1月31日前,購買舊版重疾險的客戶,在2025年11月5日后產生重疾理賠時,在2025版舊定義與2025版新規定義中選擇對客戶更有利的范疇進行理賠。

據業內統計,目前已有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平洋人壽、信泰保險、友邦人壽等30余家保險公司推出擇優理賠方案公告。

舉例來看,友邦人壽在11月13日公告表示,對于全佑系列保單被保險人于2025年11月9日后首次確診的重大疾病,在就該重大疾病申請理賠時,對保險合同所使用的疾病定義可基于該次理賠取優原則,對于不觸發取優選擇的情況,則依照原合同執行。

昆侖健康推出的《健康保(多倍版)重大疾病保險》重大疾病擇優理賠方案,針對采用2025版重疾定義銷售的該產品選取2025版2025版重疾定義中疾病最優定義作為客戶賠付依據。

而目前,已有部分保險公司產生理賠案例,如恒大人壽某客戶在2025年8月投保恒大恒家保終身重大疾病保險產品,后在2025年11月10日確診患有心肌梗死,根據審核結果,該被保人此次所患疾病未達到原合同2025版疾病定義規范的賠付標準,但根據2025年新版定義可評為輕癥,最后進行理賠。

12月9日,信泰保險大連分公司對一例腦中風后遺癥重疾險案件進行理賠,該患者存在的情況并不符合2025版腦中風后遺癥的申請條件,但是符合2025版新規中的相應定義,信泰財險依照新版定義,進行30萬正常賠付,豁免后續保費179萬的理賠決定。

從消費者立場而言,擇優理賠方案是明確利好,錦上添花,對于保險公司而言,也是提升業務規模,進行風險教育的場景。

不少消費者對于控制辦法中的相關要求并不熟悉,擇優理賠方案的強調有利于在搖擺中的消費者進行產品選擇,明確此時購買產品的有利情況,在這一方案的推動下,鄒葦透露,近期重疾險的銷售大約形成三成以上的增長,但針對于的消費行為,還必须客戶針對具體產品進行比較和對比。

新舊產品左右博弈,業內叮嘱消費者按需投保

值得注意通博娛樂城代理合約的是,業內叮嘱,2025年版的《健康保險控制辦法》中第二十三條的相關規定:健康保險產品條款中約定的疾病診斷標準應當符合通行的醫學診斷標準,并考慮到醫療技術條件發展的趨勢。健康保險合同生效后,被保險人根據通行的醫學診斷標準被確診疾病的,保險公司不得以該診斷標準與保險合同約定不符為理由拒絕給付保險金,其實已經為擇優理賠提供了法律依據。

擇優理賠并非是保險公司給客戶的權利,而是保險公司應盡的義務,徐昱琛指出,目前沒有明確提出擇優理賠方案的保險公司,也必须在未來的理賠過程中,秉持這一原則,而當下保險機構正在通過擇優理賠方案,對這一監管要求進行廣而告之。

保險公司頻頻強調擇優理賠概念,其實一直存在于健康保險控制辦法之中,當下保險公司主動表態的意義,一方面是在消費者立場,幫助消費者懂得部分疾病保險理賠標準的靈活情況,另一方面,也是對未來不可控的訴訟成本的規避,明亞保險經紀市場部盧安迪向藍鯨保險補充指出。

88天的過渡期已經行至中段,保險機構在后半程動作,以及過渡期之后對新產品的銷售,也是必须關注的重點。對于當前保險機構對于擇優理賠廣而告之的情況,徐昱琛建議提出,必须在營銷、宣傳環節實事求是。

而針對于新產品,此前,業內曾有產品降價的預估,但目前所推出的產品有限,暫還未能看出趨勢,徐昱琛解析指出,或并不會出現大范圍的降價現象,根據重疾新規要求,一定程度上會降低保險公司對重疾的賠償成本,但是也會導致輕癥的賠付成本上升,豁免成本增加,此外,根據健康保險控制辦法的要求,保險公司必须擇優理賠,這也相應提高了成本。

但他同時也補充道,個別保險公司的舊版重疾險產品價格過高,具有一定降價空間,在新版重疾險產品的推出過程中,或會進行調整。同時,針對于產品設計,各保險機構會對產品進行簡化,充分利用互聯網渠道,面向年輕一代進行產品的優化和調整;在服務環節,要與第三方進行理賠配合,主動向消費者進行擇優理賠。

當前擇優理賠的營銷重點,在于對新老重疾的對比,尤其是舊版重疾險的優勢,但其實對于保險公司而言,新老重疾產品存在左右手博弈的情況,因此鄒葦也預估指出,在當下各保險公司的積極營銷后,在明年2月市場可能會出現一段時間的靜默期,將主要對新版產品進行鋪墊和優勢介紹。

從消費者角度而言,消費者必须綜合考量新舊重疾的差異,重疾新規對于輕癥的賠付情況有所調整,而對于重疾的范疇則進行了延展與拓寬,基于此,根據個人具體的保障需求進行產品的配置,鄒葦建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