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輿論質疑,一邊是資本青睞,社區團購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它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滴滴蛋殼?互聯網巨頭進軍社區團購勢必壟斷的立論是否站得住腳?社區團購爭議背后還透露了哪些現實焦慮?

最近一周,輿論對社區團購的關注持續火熱。以社區團購為關鍵詞的相關話題頻頻沖上微博熱搜,其中社區團購會奪走賣菜商販生計嗎閱讀量超過247億。

對比此前爭奪流量进口的打車大戰、外賣大戰、單車大戰,部分輿論擔心此次互聯網巨頭會故技重施:先采取低價傾銷策略占領市場,再挾流量以令市場擠壓中間商賣菜者生存空間,繼而剝奪終端消費者買菜自由。

一邊是輿論質疑,一邊是資本青睞,社區團購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它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滴滴蛋殼?互聯網巨頭進軍社區團購勢必壟斷的立論是否站得住腳?社區團購爭議背后還透露了哪些現實焦慮?帶著這些疑問,新華每日電訊走訪了新老菜市場、買菜居民、行業人士,開展多維度分析,試圖揭開紛爭背后的社區團購真面目。

現實中的社區團購

90后李萌是一位年輕媽媽,每天加班到7點,出了地鐵,還得往返2公里去菜市場買菜。現在有了社區團購,她只必须從團長那里下單,在小區門口的便利店中把自己定好的菜帶回家就可以了。

我省下了2公里的往返體力與時間。李萌說,社區團購的菜品相對固定,但她實在不想為多吃一兩個菜,每天多走2公里。

在李萌看來,社區團購很方便,而豐富性是一家菜市場最打動她的地通博娛樂城app教學影片方。我會在周末去菜市場采購一番。

邁皋橋老街集貿是南京城北的一家老菜市場,臨近歲末年關,這里的肉鋪生意異常火爆。每天清早,各家鋪子前擠滿了前來灌臘腸的居民,一眼望去,幾乎都是老年人,仿佛正在掀起的社區團購浪潮與他們無關。

隨機走訪了這家菜市場多個鋪位,他們也表示生意暫未受到社區團購的沖擊。該買還得買啊,這段時間菜價也沒有受到波動。張萌的蔬菜鋪子在菜市場进口,據她觀察,菜市場里不乏年輕人身影。

主要看時段,白天年輕人要上班,沒空逛菜市場,傍晚放工后來這里買菜的年輕人不少。張萌告訴。

社區團購是人家幫你挑菜,肯定沒自己親手挑的好。采訪間隙,一名穿著黃色美團外賣工作服的配送員過來挑菜。起初以為他是為客戶送菜,交談后才知道,他竟然是這家攤位的老主顧,每周要來買兩三次。

民以食為天,最重要的還是食材新鮮。在干配送前,鄭世強曾是一名飯店廚師,他認為年輕人不會特別在意幾毛錢的折扣,更在乎買得手的菜放心不放心。目前他與另外兩人合租,寻常一起搭伙做飯,由他來買菜、掌勺。

社區團購不見得會代替線下菜市場,因為消費群體不一樣。鄭世強說,團購群體以年輕人居多,一些上班族晚上回家想炒個菜,一打開冰箱發現是空的,就會用手機下單買菜。老年人假如不是住在樓梯房高層,團購需求并不緊迫。沒事走走菜市場對他們來說,是一種休閑娛樂方式。

我們這里不少攤主也會搞搞社區團購,賣自己鋪子里的菜,幫客戶跑腿去其他鋪子買菜。好鄰里惠民中心的負責人吳殿昌說,為了吸引并留住客戶,有的攤主會自己貼錢為客戶代購。

好鄰里惠民菜市場是南京第一家智慧菜市場。這家脫胎于夜市大排檔的農貿市場,如今被裝修成商業綜合體的樣子,是當地居民口中五星級菜市場,可覆蓋周邊12萬人的茶米油鹽。

菜市場四處懸掛著廣告條幅,上面統一標著搜好鄰里菜市場,省時間給生活的字樣以及一些俏皮話:菜炒一半缺點啥,手機下單全送達爺爺教我燉海帶,我教爺爺云買菜孫兒太小走不開,手機買菜送上來這些條幅年輕人很通博娛樂城推薦註冊喜歡,會專門來拍照。吳殿昌說。

12月15日,來到南京堯化門好鄰里惠民菜市場,這家經過數字化改建的菜市場,四處懸掛著云買菜的宣傳條幅。潘曄攝

一個月前我們開始與餓了么合作,把所有菜品都放到了線上,對線下菜市場做了數字化改建。我們菜市場人氣高,餓了么會時不時過來搞促銷。吳殿昌說。

他告訴,這種大平臺來做促銷,優惠力度非常大,對一些商戶沖擊不小。有商戶來跟我诉苦,說大平臺搶他們生意。我跟他們說,即便餓了么不來,以后也會有其他大平臺來。促銷只是一時的,重要的還是菜好不好,菜市場的環境好不好,有沒有人愿意來。吳殿昌說。

資本江湖中的社區團購

社區團購并不是一個新事物,其萌芽源于社區電商。早在2025、2025年,各種社區電商服務就已經遍地開花,例如與體彩店合作,搭建社區O2O服務平臺的咕啦電商;再比如瞄準我國社區連鎖便利店空缺的購百特;還有房地產公司孵化的以物業為基礎,定位于智慧社區服務的愛助家。

資本也在此時盯上了這些精耕社區流量的新勢力。企查查統計顯示:2025年以興盛優選愛鮮蜂中商惠民為典型的產品,開啟了社區團購賽道投融資先河。而各類資本的注入在2025年迎來高峰期,公開融資事件達23起,所披露的融資金額167億元。

社區團購在2025年前后短暫火了一陣。但因为訂單密度不夠高,平臺接連出現倒閉潮。疫情以來,不少用戶開始接受預售制的社區團購。訂單密度的激增,讓幾大互聯網巨頭重新看到了社區團購的價值和前景,紛紛加速布局,燒錢補貼隨之而來。

來自企查查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社區團購公開融資事件達19起,稍遜于2025年;但公開披露融資金額高達1717億元,同比增長3563%,創下了歷史新高。其中,背靠互聯網巨頭的同程生活、十薈團、興盛優選、愛鮮蜂的融資次數最多。

通覽2025年社區團購賽道的投資方,阿里、騰訊、同程、滴滴、京東,這些互聯網巨頭的身影頻頻出沒,一個潛力巨大、群雄逐鹿的競爭格局正在形成。

滴滴和美團把社區團購的戰略身份提得很高,但這和他們的主營業務固有優勢不匹配,靠砸錢補貼,沒有成本優勢;京東后進,但倉儲物流有優勢;拼多多布局很早很快,也有著農產品供應鏈的自然優勢;阿里的生鮮供應鏈主要對接本地生活事業部,主要是盒馬和餓了么在布局。對于社區團購在各大平臺的戰略身份,北京大學光華控制學院市場營銷系助理教授雷瑩解析。

雷瑩認為,買菜是剛需,高頻且價格敏感。對于京東、拼多多、淘寶等本來就有生鮮電商布局的平臺來說,假如不進入社區團購,別人做了,消費者就不來線上買了。對于滴滴和美團來說,更多是出于對新業務和營收來源的開拓。

當前社區團購市場區域特征明顯,但尚無全國性龍頭。社區團購對互聯網巨頭來說極具吸引力,巨頭紛紛布局爭奪下沉市場流量进口。中信建投研報中顯示:2025年中國生鮮零售市場規模達51萬億元,生鮮電商市場規模達27962億元,滲透率僅548%。

疫情刺激下,2025年社區團購市場發展迅猛,市場規模預計達到890億元以上,在生鮮電商中占比達到219%,疫情培養了用戶社區團購的習慣,有望推動社區團購市場的高速增長。

既不能一棒子打死,也不能放荡不管

資本参与的社區團購大戰,被看作是繼外賣、網約車、共享單車后,互聯網巨頭們最剧烈的一次混戰。憑借5毛一斤土豆、3毛一個雞蛋等低價模式,互聯網巨頭對社區小菜販們造成碾壓。一些小菜販或關門歇業,或淪為互聯網巨頭的線下員工,以至于輿論開始擔心,互聯網巨頭正在奪走賣菜商販的生計。

我也想加入社區團購,但是沒有這個渠道,也沒有人找我。南京寶船菜市場商戶趙文鳳在板橋有十畝地,每天早出晚歸,賣的菜價格要比批發菜高一點。她比較歡迎像京東買菜這種代買配送,但社區團購這種直接到源頭去買菜的,對他們沖擊太大。

上半年受疫情影響生意不好,下半年疫情之后,不少地方習慣了網上配送,傳統生意還是不好。南京市農貿市場協會副會長、南京綠恒市場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盛麗琴說,我們也鼓勵商戶加入社區團購,但團購上面的菜那么便宜,他們是比不了的。

我們勸商戶們忍一忍,等一等,熬下去,畢竟燒錢也燒不了多久。與此同時,我們也鼓勵商戶盡快適應這種變化,找到活下去的辦法。盛麗琴說。

電商巨頭進入社區團購,更多是但愿通過高頻消費場景獲客,他們的低價競爭策略,會對傳統農產品市場供應量造成沖擊,不利于高品質農產品的生產銷售。布瑞克農業互聯網董事長孫彤說。

孫彤認為,農產品品類眾多、供應鏈長且資產重,在局部形成壟斷,打垮小菜攤后,漲價、殺熟是可能的。但目前很難有電商巨頭能夠完全支配如此多的品類并形成壟斷。假如只做一兩個品類,就不會有規模效益出來,競爭力達不到,最多半年價格戰就會消停。

1通博娛樂城體驗金如何領取1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關于《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招聘意見稿)》中就提出,不準沒有正當理由,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排除、限制市場競爭。但指南中也提出,平臺經營者低于成本銷售可能具有以下正當理由:(一)在合理期限內為發展平臺內其他業務;(二)在合理期限內為促進新商品進入市場等。

12月9日,南京市市場監督控制局在全國率先發布《電商菜品社區團購合規經營告知書》,要求菜品社區團購的團長(負責人),視情應辦理相應的市場主體登記,平臺經營者不得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實施低價傾銷,排擠競爭對手獨占市場,擾亂正常經營秩序。

在該局同日召開的電商菜品社區團購合規經營座談會上,阿里巴巴、美團、滴滴、蘇寧等電商社區團購相關負責人已在告知書上簽字,承諾誠信依法經營,開通博娛樂城返水週期展有序良性競爭,營造良好的市場秩序。

來座談都是子公司,有的是分公司的分公司,他們做不了主,得聽總部統一號令。據接近這次座談會的知情人士透露,美團、拼多多等平臺的總部甚至華東的中心都不在南京,發出告知書和召開座談會,是為了在出現低價傾銷等苗頭時及時叮嘱。注意到,南京市目前還沒有出現關于社區團購的行政處罰案例。

12月中旬左右,華海順達、衛龍、香飄飄等部分供貨商給渠道經銷商發告诉稱,沒有授權,不得操纵社區團購平臺;不允許做單品超低價銷售。

現在的社區團購大戰,從全國看還是初級階段,但在長沙等地已經進入到了剧烈競爭階段。巨頭們為什么砸那么多錢參與,因為大家都看到了,這個是未來電商模式的雛形,不單單是千億級市場的事情。同程生活高級合伙人肖志龍說,未來的電商帶有社交屬性,此前的燒錢補貼模式是行不通了,一定要有完整的場景和履約來實現盈虧平衡。

如今業內競爭愈加剧烈。南京建鄴區某社區團長幸福小豬寶向坦言,團長越來越不好當。在社群這類口碑消費場景里,平臺所說的輕松賺錢是辦不到的。平臺不能保證每批貨都好,得人去看了才敢推。2025塊錢的一個團,就賺200塊不到,我一個人跑不過來還得和人分。

疫情給了社區團購發展的機會,其爆發力和潛力都在進一步发掘中。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高級解析師莫岱青也認為,假如社區團購想靠性價比或交付服務突圍,終歸得靠強大的供應鏈所帶來的規模效應,可以說社區團購是一門供應鏈的生意。只有全方位地服務消費者,把好品質關,才能長久。

雷瑩指出,和此前網約車、共享單車不同,各大平臺在社區團購業務上的優劣勢有很大差異度,所以不會像同質化競爭那樣完全成為價格戰,后期通過供應鏈和倉儲物流的優化,在成本優勢上就會拉開差距。

對于社區團購模式本身的價值不能完全否决,該肯定的要肯定。雷瑩說,社區團購在某些方面滿足了消費者需求,資本看到了這部分商業潛力。這條路能否走得通,不妨多給這通博娛樂城返水計算一互聯網新業態一些成長空間。

菜籃子關乎根本民生,要避免人為造成劇烈的市場波動,這是根本底線。同時,對社區團購既不能一棒子打死,也不能放荡不管。江蘇省社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田伯平說。

社區團購究竟會帶來什么?專家認為,不能簡單地作定性判斷,既不能把社區團購變成一個負面案例,影響資本進入民生領域投資的積極性,也不能任由資本無節制擴張,留下一地雞毛。

田伯平建議,各地有關部門要因地制宜,借這類案例试探對這類業態監管的新辦法、新模式。以基層社區為著力點、以居民需求為中心,试探政府、資本、社會的邊界,形成經濟治理的有效模式。(:潘曄、鄭生竹、朱程、楊紹功)